绿色低碳高质工程建筑咨询服务
以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建筑发展为目标,结合国家“双碳”背景、城市更新建设要求等提供绿色低碳高质建构技术的相关服务,增进能源安全,推进建筑全周期低碳节能。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可降解材料、绿色保温材料、智能家居、冷屋顶、可持续资源利用、电子变色智能玻璃、节水技术、可持续室内环境技术、自供电建筑、夯土砖等推进绿色低碳建筑迅速、高质发展的技术辅助。
① 关键技术
01 高性能外围护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对建筑外围护系统在保温、隔热、防火、隔声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采用高性能可再生材料与装配式建造技术的相结合,形成适用于不同类型、满足不同运行要求的绿色建筑外围护集成技术和集成部品。
02 保温防火一体化钢结构集成技术
针对钢结构易于加工、对防火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现场喷涂防火涂料改为在工厂采用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与钢结构集成加工,重点研究建筑材料与钢板及钢构件的组合加工技术、集成钢构件现场干式连接技术、集成钢构件现场连接处嵌补技术等,形成支撑新型钢结构的技术体系。
03 装配式可更换外挂构件
外挂建筑构件是实现建筑装饰丰富性、功能使用多样性的手段,也是调节绿色建筑机体表面光照、温度、能耗的重要措施。根据功能要求和适用部位开展外挂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研究、模块与主体结构的装配式连接技术研究、整体精准吊装技术研究等,形成装配式整体阳台、装配式外挂遮阳系统、装配式外挂装饰构件等技术与产品,实现外装饰部品工业化制造、易于安装、易于拆卸,为绿色建筑可更新可维护部品部件循环使用提供技术保障。
04 灵活可变的集成式内装部品
目前装配式内装技术在工业化建造与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安装精度低、拆卸破坏性大、无法实现饰面多样性、空间可变性等需求,因此需要对内装工艺工法的开放性、可逆性、适应性上做进一步研究,通过对空间适应性、个性化需求等研究,研发相关技术与产品,实现装配式建筑技术从单一性向复合型升级,满足绿色建筑高品质的发展要求。
05 冷屋顶
冷顶旨在反射热量和太阳光,通过降低热吸收和热辐射,保证房屋和建筑达到标准室内温度。同时,利用可反射涂层和特殊屋顶材料降低热量的吸收,反射大部分热辐射。
06 可持续资源利用
可持续资源利用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环保的可回收产品。大多数农业垃圾或副产品回收后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同时,这些建筑材料也可以实现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功能设计目的之一:降低能耗。木质房屋与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能耗更低;使用密闭性好、通风效果更佳的高性能窗户和保温技术,可减少对空调和供暖的依赖;窗户的朝向可以在确保光照的同时,降低对电灯的需求。
07 一体化集成设备模块
针对绿色建筑的类型多样、后期运营维护可持续的特点,设备管线系统应遵循与结构主体分离的原则,并应具备易维修、易更换、精准安装、高效运行等特点。因此根据绿色建筑性能指标要求开展设备系统模块化研究,设备管线长寿命、易更换技术研究,为设备系统迭代升级、绿色建筑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08 基于低碳高性能材料的绿色装配式结构体系
目前,已有多种节水技术用于可持续建筑技术,包括水的再利用和高效供水系统,如双管、中水再利用、雨水收集和节水装置等。双管系统可减少污水堵塞,提高了水的再利用率。
② 团队服务
网站团队主要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及咨询、资源协调管理、技术回馈、研发调研辅助、权责沟通、成员协调等服务。